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古人

编辑丨古人

网红圈也开始进击演唱会了?

自称“俄罗斯姑娘”的那艺娜凭借一首《爱如火》意外走红。

从而开启了其票价堪比专业歌手的演唱会。

但在演唱会期间却引发了一场假唱风波。

舞台都站不利索的她竟然还想直击鸟巢。

而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嘲讽。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那艺娜面对假唱现象究竟是如何处理的?

2023年盛夏的杭州体育馆,那艺娜的演唱会现场上演了戏剧性一幕。

当《爱如火》的尾音刚落,音响系统突然传出童声版《苹果香》的前奏。

聚光灯下的那艺娜毫无慌乱之色,她熟练地跟随陌生旋律对口型。

其手臂还配合着音乐节奏摆动。

台下观众从错愕到哄笑的过程被手机镜头完整记录。

这段视频在24小时内登上热搜榜首,播放量突破五千万次。

演出承办方事后声明称“设备调试失误”。

但现场工作人员未切断音源的操作引发更大质疑。

监控画面显示,调音师在意外发生后仍在悠闲啜饮咖啡。

而这位争议人物的成名史堪称网络时代的魔幻样本。

2020年初,顶着金色假发辫的“俄罗斯姑娘娜娜”在短视频平台爆红。

她带着刻意训练的异国腔调讲述“家乡”故事。

账号主页标注着“圣彼得堡大学留学生”身份。

直到网友扒出她的东北户籍信息和早年婚庆主持视频。

平台最终以“虚构人设”为由封禁该账号。

但在封号前其直播带货月收入已达七位数。

沉寂数月后,她以“大中国娜娜”之名卷土重来。

转型销售农产品的直播间却反响平平。

直到2022年某天她即兴演唱的《爱如火》突然病毒式传播。

这首旋律简单到近乎简陋的歌曲,配合荒腔走板的演唱,意外击中网络审丑热潮。

数据机构统计显示,该曲使用量在三个月内暴涨300倍。

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百亿。

乘着流量东风,她迅速推出《苹果香》《火辣辣》等同质化作品,开启全国巡演之路。

但是,演出市场的反应令人瞠目。

那艺娜演唱会票价定在580-1280元区间,与专业歌手持平却场场售罄。

票务平台数据显示其2023年巡演总收入破亿,单场最高营收达460万元。

而观众构成呈现鲜明代际差异。

中年群体认为她“真实不做作”。

而年轻观众则带着猎奇心态拍摄现场花絮。

某场演出后台流出的歌单暴露端倪。

20首曲目中标注“全开麦”的仅3首。

其余皆备注“半开麦”或“预录”。

杭州假唱风波引发行业地震。

声乐教授龚琳娜在B站发布技术分析视频,逐帧比对指出。

那就是那艺娜演唱时口型与声波存在0.5秒延迟,且高频区缺乏自然人声的颤音特征。

专业音频工程师则通过频谱分析证实。

现场音轨中93%的人声能量集中在200-500Hz狭窄频段,符合录音室修音特征。

更直接的证据来自离职调音师爆料。

就是每场演出前需准备三套音轨预案,根据歌手状态实时切换。

面对舆论风暴,那艺娜在直播中甩出金句。

她说,观众买票就是图开心,你们专业歌手倒是真唱,票卖得出去吗?

她的团队同步高调宣布“十万人鸟巢演唱会”计划。

宣传海报将她的形象与鸟巢夜景合成,配文“草根逆袭殿堂”。

网络民调显示92%网友反对其登陆国家级场馆。

文化管理部门随即修订《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从而新增“假唱行为将吊销演出资质”条款。

演出合同细节的曝光更令人咋舌。

某南方承办商泄露的补充协议显示,甲方需提供全程垫音服务。

歌手有权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真唱比例。

若现场穿帮需由主办方承担舆情责任。

这种“皇帝新衣”式条款正在形成恶劣示范。

三个月内已有五位网红歌手效仿,其中两人在商演中被观众当场拆穿假唱。

鸟巢运营方悄然升级租赁审核机制,新增“艺人专业资质评估”环节。

与此同时,那艺娜的抖音也更新着排练视频。

内容为十厘米高跟鞋踩在排练厅木地板,字幕写着“每天练舞五小时”。

两条平行线正在延伸,流量构筑的虚拟王座与日益收紧的行业规范。

当某次商演中她因耳返故障真唱暴露荒腔走板时。

前排观众录下的视频里,那句颤抖的“把伴奏给我”的呼喊。

或许将成为这场荒诞剧终场的画外音。

主要信源

封面新闻——专访网红那艺娜:《爱如火》背后的双面人生

中华网新闻——那艺娜回应假唱事件 信任危机再起

钛媒体APP——俄罗斯娜娜“洗白史”:从抽象女王到天降紫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