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男篮热身赛,杜锋用人犯难,青年军迎来成人礼
广东男篮热身赛:杜锋的烦恼与青年军的“成人礼”
中国篮球夏天,只要风有点动静,必有广东男篮。7月底,广东队将在东莞体育中心连打三场热身赛,对手从黑山到新西兰再到巴西,世界地图倒是快凑齐了半圈。然而,看似规格高、对手强,但主队这个“班底”却让杜锋指导心头泛起了嘀咕。
让我们先理清楚时间表。7月26日,夜战黑山。27日下午,新西兰来访。28日,又逢巴西。东莞球迷如有空,连着三天全冠名“广东勇士”,电视也好,现场也行,总之广东台会直播,省得微博蹲消息。
可看台上再热闹,杜锋的烦躁一点都热闹不起来。在东莞暑期嘉年华活动上,他不遮不掩地说——现在,广东队连凑齐一套“全员大人”的第二阵容都难。不是他玩谦虚,是实情:目前常规能训练的球员,就是5、6个,还不如排个小型圆桌会。伤的伤、出去国家队的出去,剩下的都是小兄弟。哪怕想磨合备战,连陪练都得“拼团组织”。
既然“人从众”渐成摆设,那球迷们也别指望热身赛一定要赢。连队罚站的“小朋友”,真要一夜成长为“大侠”?奇迹难有,属于青春的输球或许更现实点。要么说这三场啊,更像是广东青年军的成人礼,至于胜负,人和心要在,赢输次之。你要有杜锋的心情,也快能体会到“有苦难言”这四字真谛。
提到没人可用,顺便就到国家队找人说事。这两年,广东输送球员那可是大户,徐杰、徐昕皆在列。可偏偏,家门口缺人,外头的孩子却坐冷板凳。徐杰最近只能靠“打零工”,偶尔混个8分钟,战术说没就没,人刚跑热就下班。徐昕更惨,不是前场冲杀,是专职陪练——连竞争正式名单都摸不到边。球迷揪心,教练郁闷,你说郭士强要人归要人,真要用,还真没几次。悠悠球迷盼着:能不能早早放他们回广东,至少比赛能落场练级,比坐作业室陪大哥重要多了。
这事也算中国篮球的悖论:一边是俱乐部人手吃紧用不上人,一边是国家队把人堆一块“备而不用”。到底该谁先紧张,到底谁更有优先级?如果像人民币一样能一人多用,杜锋大概会当场“开挂”通关。可惜地球还没转到这一步,教练只能干着急。
至于广东这边的临时补位,用“白面书生齐上阵”描述毫不夸张。球迷期待的陈家政、王洪泽忙着打U21联赛,杜锋只能继续掏娃娃兵。最终,三位小将黄明依、李奕臻、杨溢被点名驰援周鹏。人少就是硬道理,这三个兄弟本场肯定要轮番上阵,轮休都来不及。有球迷还专门提名,黄明依要勇敢,身高速度俱在,就差自信。李奕臻被看成“新黄荣奇”,只要抓住机会,搞不好真能一战成名。杨溢呢,被寄予“徐杰2.0”厚望,能不能串联球队、稳稳投篮,看今晚运气。
热身赛于球队来说,未必是压力山大的大考,更多是摸底试水,把血条拉满为正事。不靠这三场出线、不求这三天爆火。杜锋指导也说得明白,愿球迷们放宽心,看球队试新阵容,看青年军成长,相互多点包容,别整天拿老一套成绩单做比较。要知道,每一支广东男篮都有自己的青春期,偏偏没有谁能绕得过成长的疼痛。
广东热身赛,成了艰难时期的自我修养。“缺兵少将”不是喊口号,而是现实。炮火之下,找到黄金的是福气,没被炸沉就是好运。真正的支持,不是在球队高歌猛进时顺风送彩,而是逆境里、重建期,球迷还能高呼“广东,加油”。
最后,再引用一句广东球迷的话——“谁说梦想就一定靠大人,青春一样可以扛起球队!”热身赛怎能少了你我的喝彩。稍安勿躁,广东男篮,那些年轻的身影正去赴一场属于自己的青春盛宴。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