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看似平静,水面下却暗流涌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最近,美国海军的“俄亥俄”号巡航导弹核潜艇,悄无声息地滑入了苏比克湾的港口。这艘水下巨兽的到来,远不止一次简单的停靠。

它像一个信号,宣告着一个搁置了三十多年的老剧本,可能要被重新翻开。

要看懂今天这步棋,得先把日历往前翻。冷战那会儿,苏比克湾是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外基地,也是他们“第一岛链”南段最关键的支撑点。

那时候,美国人画了一张大网,从韩国、日本,一路连到台湾岛,再到菲律宾的苏比克湾,甚至延伸到越南的金兰湾。这条线像个巨大的鱼钩,要把整个中国海岸线给钩住。

后来,越南人打跑了美国人,金兰湾丢了。到了上世纪90年代,菲律宾国内要求独立自主的声浪越来越高,美军只好也撤出了苏比克湾。

这一下,“鱼钩”的南边断了一大截,第一岛链开了个大口子。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军在南海附近没了稳定的落脚点,只能依赖更远的冲绳和关岛。

距离,成了个大问题。

我们来算一笔简单的航行账。苏比克湾距离巴士海峡只有大约600公里,离我们的海南核潜艇基地也不过1200公里。

这意味着,一艘美军核潜艇从这里出发,以20节的静音速度航行,一天就能堵在巴士海峡的门口,两天就能摸到海南岛外围。

换成从冲绳出发呢?到巴士海峡900公里,需要一天半。到海南2200公里,得跑上四天。

要是从更远的关岛基地动身,那更是费劲。关岛离巴士海峡有2500公里,到海南岛外海超过4000公里。一艘潜艇从关岛出发,光是跑到巴士海峡就得四天,晃到海南附近,一个星期都过去了。

一来一回,路上耽搁的时间太长了。按照美军自己的算法,为了保证任何时候都有一艘攻击核潜艇部署在南海,他们至少需要在关岛常备四艘。

这种4比1的兵力消耗,在他们潜艇数量越来越紧张的今天,显得尤其捉襟见肘。

更何况,如今的南海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样子。我们的海空军实力和反潜能力,都今非昔比。美军的核潜艇单枪匹马过来,面对的是一整套立体的反潜体系,心里也发怵。

所以,美军想重返菲律宾,不是小打小闹地派几艘船过来转转。

他们想要的,是把整个作战体系搬过来。他们企图在南海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据点,把当年第一岛链南段那个断掉的缺口给补上。

你看,除了潜艇,他们已经把“提丰”中程导弹系统也部署到了菲律宾。这东西明摆着就是想在陆地上,对我们的海空力量形成威胁,为将来可能干涉台海局势埋下伏笔。

说白了,就是想在我们的南边,跟北边的冲绳基地形成一个南北夹击的态势。

面对这种步步紧逼,光是警惕是不够的。

我们也有自己的棋盘和棋子。黄岩岛,离苏比克湾不到300公里,就像一双眼睛,可以把我们的预警和拦截线顶到最前沿。

美军在苏比克湾的一举一动,都将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之下。

更关键的是力量。从地图上看,苏比克湾离我们广东沿海的距离是1200公里,离海南岛是1000公里。

这个距离,恰好在我们陆基常规远程打击力量的有效覆盖范围之内。

这意味着,那些曾经让美军耀武扬威的基地,如今也成了可以被直接瞄准的目标。

说到底,大国博弈,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实力。

只有手里握着能一击制胜的家伙,才能让对方在做任何决定前都得掂量掂量后果,才能彻底打掉他们重建什么封锁线的念头。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