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讨好美国,梅洛尼露出锋芒,触碰中国底线,咱们得准备最糟情况了
意大利突然对中国企业亮刀,要求中化集团放弃倍耐力轮胎37%的控股权,国家电网退出意大利电网公司。 梅洛尼政府的理由竟是“避免美国误会”! 这个负债2.96万亿欧元的国家,正用政治匕首刺向自己的经济救命索。
2025年4月,梅洛尼在华盛顿受到特朗普盛赞,被称为“伟大的总理”,并得到“只要她在任,意大利就是美国最好盟友”的承诺。 仅仅四个月后,意大利经济发展部便秘密推动清除中资计划,矛头直指倍耐力、CDP Reti电网公司和安萨尔多能源等核心企业。
意大利政府搬出“黄金权力规则”作为武器。 该规则在2022年被梅洛尼政府扩大适用范围后,成为专门针对中资的工具。 2023年意大利七次动用该规则阻挡外资收购,其中六次精准打击中国企业。 2025年4月,倍耐力董事会更是在监管压力下,宣布持股37%的中化集团“不再拥有控制权”。
倍耐力的案例暴露了意大利的逻辑矛盾。 2015年这家百年轮胎巨头负债率达80%,是中化集团注资71亿欧元将其从破产边缘拉回。 如今企业市值暴跌60%,意大利却以“数据安全”为由禁止中化接触智能轮胎技术,并将中化董事会席位从9席砍至4席。 与此同时,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集团获准收购俄气资产。
美国的长臂管辖是直接推手。 特朗普政府年初将轮胎传感器技术列入对华禁运清单,威胁倍耐力北美市场18%的营收。 意大利工业部内部文件显示,美方曾警告“若不禁中化,倍耐力将失去F1轮胎供应商资格”。 这与2013年美国肢解法企阿尔斯通的手法如出一辙。
上海电气在安萨尔多能源的持股从40%主动降至0.5%,但这几乎可忽略的股份比例,依然成为美国拒绝其参与电力项目的理由。 意大利政府的恐惧在于:哪怕0.5%的“中国背景”都可能招致美国制裁。
经济数据揭示意大利的赌博代价。 2024年中意贸易额达670亿欧元,中国是意大利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 2025年二季度,中企对意投资骤降18%。 东风汽车暂停在意大利设厂计划,长安汽车取消当地发布会,显示中资对意大利环境恶化的直接反应。
意大利的公共债务已达GDP的143%,急需中国继续购买其国债。 该国光伏组件80%依赖中国进口,若中方启动贸易反制,意大利绿色转型计划将立即瘫痪。 商务部可精准打击意大利对华出口占比42%的豪华车和28%的葡萄酒,这些产业承受不起中国市场损失。
欧盟内部已出现明显分裂。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公开表态“贸易战不会有赢家”,并积极吸引上汽集团等中企投资。 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扩大对华芯片原材料出口,法国总统马克龙游说中国投资核电站。 梅洛尼的激进站队使意大利在欧盟内部陷入孤立。
中化集团手握全球28%的天然橡胶资源,若切断供应,倍耐力高端轮胎产能将在三个月内瘫痪。 这种反向卡脖子能力成为中方谈判桌上的实质性筹码。
2024年4月,意大利副总理塔亚尼还在维罗纳的中意商业论坛上承诺:“欢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赴意投资”。 四个月后,该国政府却系统性驱逐已在意大利深耕十年的中资。 这种政策撕裂让企业无所适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8月11日声明中埋下法律伏笔:“中意投资合作不应受到第三方干扰”的表述,暗指意大利违反欧盟资本自由流动准则。 欧盟委员会已在7月质疑意大利滥用“黄金权力”干预银行并购,破坏单一市场规则。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在舆论压力下改口称“尚未最终决定削减中化股权”,但倍耐力米兰总部已开始拆除中文标识。 这种自相矛盾的行动揭示其政策混乱。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