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说各国别出席北京阅兵?中日正进行外交博弈
9月3号咱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大日子就要到了,天安门广场估计已经在为那场盛大的阅兵式做最后准备了。请柬早就发出去了,各国领导人谁来谁不来,基本也都有个数了。但就在这节骨眼上,总有那么些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
这不,咱们的老邻居日本,又开始在背后搞起了“小动作”。
根据日本共同社24号爆出来的独家消息,日本政府正通过驻外使馆,满世界地去“吹风”,跟欧洲、亚洲不少国家嘀咕,说北京搞的这个阅兵,“反日色彩太浓”,是想在国际上推销中国的“历史观”,奉劝大家最好“谨慎考虑”,别去参加。
这话不就是“哥们儿,给个面子,别去”的意思嘛。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火大。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一个战败国居然有脸跳出来,对战胜国指手画脚,这逻辑在哪儿呢?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外交辞令了,是一场赤裸裸的、围绕历史与现实的激烈博弈。
他们嘴上说我们“过度聚焦历史”,可他们自己呢?就在前不久的8月15号,日本新上任的首相石破茂,虽然嘴上说着“铭记教训”,但对当年那场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愣是半个字都没提。转过头,他一边说不再去参拜靖国神社,一边又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给那个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鬼地方送上祭祀费。
更有甚者,他还跑到横须贺基地,登上那艘由直升机护卫舰改装而来的“加贺”号,公开宣称这艘舰是“事实上的航空母舰”。这是什么信号?这就是在毫不掩饰地展示其军事野心,加速挣脱战后和平宪法的束缚。
日本害怕的根本不是我们纪念历史,他害怕的是我们戳穿他“和平”外衣下的真实面目。他害怕各国领导人来到北京,站上天安门城楼,看到我们展示捍卫和平的决心和实力,从而联想到日本这些年暗地里扩军备战、修改教科书、美化侵略的种种行径。
十年前,2015年我们搞70周年阅兵的时候,当时的安倍晋三政府就拒绝了我们的邀请,还反过来向各国施压,让他们“保持中立”。现在石破茂政府不过是故技重施,甚至变本加厉。
这场围绕阅兵式的外交游说,本质上是日本 “历史修正主义” 的一次集中体现。他们想做的,就是把一场对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活动,歪曲成中日两国间的“历史纷争”,企图通过绑架其他国家,来稀释这场纪念活动的正义性,最终达到否定侵略历史的目的。
聊完了日本,咱们再把目光转向欧洲。你可能会觉得,欧洲离我们这么远,二战时大家还是盟友,总该会站在正义这边吧?
事情没那么简单。欧洲国家现在也很纠结,但他们纠结的点,跟日本完全不一样。
他们的主要顾虑,在于一个名字——普京。
因为俄乌冲突,欧洲跟俄罗斯现在是水火不容。他们担心两件事:第一,普京会亲自出席北京的阅兵式;第二,俄罗斯军队可能会像之前我们派方队去红场一样,也派个方队来北京。
如果法国、德国的领导人,和普京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着中俄两军的方队走过,那第二天欧洲的报纸头条会怎么写?这在政治上是极其敏感的。
所以,欧洲国家一直很犹豫。而日本的游说,恰好就成了 “推开一扇半开的门”。日本给他们递了个台阶,说:“你看,这事儿不仅涉俄,还‘反日’呢,你们来了里外不是人,还是别来了吧。” 这无疑加大了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缺席的可能性,或者说,他们可能会选择派一个更低级别的官员来意思一下,既不得罪中国,也能对国内有个交代。
这就是当前复杂国际政治的缩影。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历史的道义,在现实的国家利益面前,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美国,就不用日本游说了。据消息,特朗普已经决定不会出席,他选择在同一天会见波兰新总统。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美国不可能来为中国的“高光时刻”站台。
再看看印度。总理莫迪虽然会来中国,但人家是到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会后并不会来北京参加阅兵。而且,他来中国之前,还先去了一趟日本。这个行程安排就很有讲究了,既要参与多边合作,又要在中日之间搞平衡,这是印度一贯的“不结盟”外交策略的体现。日方对莫迪的这个安排,估计心里是挺满意的。
还有我们的另一个邻国韩国。据传,韩国总统李在明也选择了访问美日,只会派国会议长代为出席。这背后,同样是基于韩美同盟的现实考量。
当然,也有坚定支持我们的朋友。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领导人,已经确认会出席。他们的到来,不仅仅是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当前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一种不同声音的表达。
所以你看,一场阅兵式,谁来,谁不来,谁派什么级别的人来,背后都是各国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这不仅是一场历史的纪念,更是一次现实政治的“站队”。
面对日本的阻挠和一些国家的犹豫,我们该怎么办?
我的看法是,保持定力,做好自己的事。
首先,我们要明白,阅兵式首先是办给我们自己看的。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的下一代,永远铭记80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胜利,永远记住是无数先烈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这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不容任何人玷污。
其次,这场阅兵也是向世界,特别是向那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势力,展示我们的决心。我们在天安门前展示的,不只是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是我们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我们要用行动告诉日本右翼势力:军国主义的老路,你想都不要想!
日本之所以如此焦虑,又是游说,又是抗议,恰恰说明我们的纪念活动打到了他们的痛处。他们越是反对,就越证明我们做对了。
至于有多少外国领导人来,当然是越多越好,但这并不是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是靠一场活动来证明的。朋友来了,我们热情欢迎;有人不来,我们也不必强求。大国的自信,就该如此。
中日之间的问题,既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钓鱼岛的争端、日本配合美国对华的遏制、不久前的核污水排海问题……这些现实的矛盾,与历史的旧账交织在一起,让两国关系变得异常复杂。这些都不是靠一场阅兵就能解决的,需要的是长期的战略博弈和高超的外交智慧。
9月3日的阳光,终将洒满长安街。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当整齐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全世界都会看到一个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充满力量的中国。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