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件好玩的事A股像个十年一次的老朋友,刚好在十年后又凑到4000点门口。是巧,还是变了样?我用几组“好懂”的数据,带你像逛街一样看看这次行情和2015年有啥不一样。

一、市场变大了,人更多也更“正规”

十年间,上市公司从约2780家涨到5000多家,市值从约54万亿涨到115万亿以上。换句话说,市场体量翻倍还多,活力来自注册制、科创板这些“新店铺”上架。

估值层面,整体市盈率比2015年低一点(2015年约24倍,现在约21.7倍),但放在过去十年里也不算便宜,处于偏高的位置。杠杆没那么吓人融资余额虽创年内新高,但占比不到4%,远低于2015年的4–5%峰值,换手率也更低,短期风险不像那年那么集中。

二、主角变了基建牛身为半导体牛

翻看这两轮涨势的“功臣榜”会发现不一样。2015年是地产、基建、机械等重资产当家;现在则是电子、半导体和相关元器件领涨。简单理解,过去的热钱追的是水泥和机器,现在追的是芯片和高端制造。

三、资产质量更“健康”

总体负债率比十年前小幅下降,有形资产占比提升,商誉这类“泡泡”比以前少了。虽然总资产周和净利率不像十年前那么飙,但利润的质量更靠谱——经营性现金占比更高,靠一次性收入撑来的利润少了,企业账面更真实一些。

四、成长性有点矛盾短期弱、长期更用心

短期营收和利润增速比2015大幅走弱(那年三年累计营收增速十几个百分点的事儿现在难见),整体资本开支也更谨慎。但另一头,企业在研发上更舍得花钱,研发占比比十年前明显上升,意味着更看重长期竞争力。换言之,短期增长慢了,未来的弹性可能更大。

五、营运更精明,回报也更好

过去十年,公司更会过日子管理费用率降了不少,销售管理更精简,存货、应收应付这些周指标也更紧凑。现金分红更积极——上市公司分红总量明显增加,越来越多公司形成了稳定分红习惯。员工方面,上市公司覆盖的就业人口上升,员工薪酬也涨了不少,高管涨幅倒不如普通员工快。

优点是资产更健康、估值没有更高、行业结构更现代、企业更注重研发和分红;缺点是短期增速和资本开支不及那次高峰,行业分化明显。

说回投资,那些喜欢短期暴涨的人可能会觉得没那么刺激,但喜欢“稳中有进”的,或许会更安心。市场永远在变,数据只是告诉我们现在站哪儿,不会替你决定未来。

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见~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