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男篮最近的操作,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想当年,他们意气风发地横扫四方,如今却像是缓慢收拾残局,不再高调奔雄霸天下了。这几天,四名外援名单基本敲定,杰隆布朗、莫兰德、威尔斯和奥利弗,名单一清楚,球迷心里那点期盼也都变成了实际的担忧。这不是随口唠嗑,是真的有点让人琢磨不透。

原本传得沸沸扬扬,说第四外援肯定是冯莱,和辽宁早早有过接触,几乎板上钉钉。结果呢?就像变魔术,一转眼奥利弗成了最终人选。为什么放弃冯莱这个大牌?这个问题像谜团一样困扰着篮球圈,也许球队在价格、契合度或者其他什么方面做了权衡,但没人能把话说得太透。这种无声的选择,反倒让人更怀念以前那个“把劲往一处使”的辽宁。

再看杰隆布朗,这哥们的履历新鲜,31岁并不是最黄金的年纪,身高183厘米在国际篮球圈不算突出。他在土耳其联赛的成绩看着不错,场均15.5分,三分球命中率40.1%,但常规赛的数据,到了CBA会不会水土不服,还真不好说。就像你买了一瓶外国产奶,要是味道不对,家里孩子还嫌弃,对吧?莫兰德和威尔斯,自家人都熟悉得很,威尔斯最近还在打NBL总决赛,但数据再好,也要看融入辽宁这锅大杂烩的本事。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球队的整体变化。张镇麟一不留神去了上海,姜宇星从吉林挪了过来,韩德君就像老房门终于关上了,宣告退役。小将们有的禁赛,只能干着急。主力球员明显一年年老去,新的补充偏少,阵容一下子像是经历了"青春的告别式"。我还记得那时候韩德君坐镇内线,气势坚如磐石,现在看阵容表,心里空落落的。

数据摆在那——据CBA官网公开信息,辽宁上赛季平均年龄29岁,全队国内球员得分贡献占据大头,外援只负责“点火”,如今几名外援能否延续这传统?球迷们都在观望。对照广厦、青岛、浙江这些队伍,辽宁外援上限不算高,就像考试碰上一道综合题,答得全对但不突出,想冲冠难度确实大。

感觉俱乐部今年没那么急躁,目标已不是争榜首,更多侧重“平稳过渡”。这有点像中年人对生活的调适,刚结婚时激情满满,几年后只求平安顺遂,小家庭和和美美。辽宁的赛季新规划也许就是如此,把阵容真正磨合好,能拿头名最好,不行也不要乱了阵脚。其实也正好,这一轮的人事变动,或许就是他们对未来几年的提前铺垫。

不管阵容怎么变,球迷热情和期待始终都在。新外援,新格局,谁知道不会有意外惊喜?作为辽宁粉,多少还是相信这支队伍能在风雨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新节奏。就像楼下站牌无论何时都有人候着,辽宁的坚持未曾离场,只不过节奏慢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