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次大陆,是一片开阔且平坦的土地。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信德省开始,一直到印度的阿萨姆邦和孟加拉国的达卡区。基本都是肥沃平坦的种植区域。南亚次大陆的面积大概是430万平方公里,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是181万平方公里。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光他一家就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耕地,大概是国土面积的51.6%。他的兄弟国家巴基斯坦,更低面积只有21万平方公里。

居住在南亚次大陆的国家,并不只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还有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不过他们不管是在地区,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声音和影响一直很小。

印度在这里,绝对占据的是最好的区域。印度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中间,所以他这里的土地更加平整。在加上,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恒河、印度河形成的各大水系,交织形成印度的农业灌溉网络。

最为平整的土地就是紧挨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区域,这里是印度农业的绝对核心区域。要不然,印度本身面积不大,还能养活世界最多的人口。全靠这里优异的农业条件。

印度绝大部分的区域都在热带季风带气候中,全年都是高温高湿,没有所谓的霜期。这样的条件,能做到全年种植作物。像水稻一些喜欢湿润环境的植物能做到一年三熟。

1.8亿公顷的耕地面积在全世界能排首位,世界总耕地面积的9.6%,是中国的两倍。这里也有黑土,热带黑钙土的团粒结构良好,持水力强,富含矿物质。这样的土壤环境在印度能占到四分之一。单单就看,在印度这样的农业技术面前,都能保证自己粮食充足,确实说明是老天爷赏饭吃。

同样的情况,在中国就基本不能找到。中国主要的耕地,都集中在东北、华北、长三角地区、四川盆地、关中平原。因为这些地方,在地图上都很明显的看到,规模是有的。

还有像宁夏、甘肃、新疆部分地区,这些虽然看地图显示的是耕地。只不过这些地方的种植条件就要差点,因为深处内陆地区,灌溉是个问题。这也就体现出黄河的价值,为什么叫黄河为母亲河,也正因为黄河途径的省份,提供了大量的灌溉水源。

可是,中国适合耕种的地区,也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发展和吃饭上,一直是相互争抢。好在国家高瞻远瞩,提出保耕地红线的办法。而印度基本到处都能种地,这也是让中国羡慕的地方。假如印度占据的这块地区交给中国,使用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加上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 在多养活一倍的人口完全没有问题。

放眼亚洲大陆,能和南亚次大陆比耕地的区域,也就是乌克兰占据的地区。这里有大片大片平整的土地,还有印度缺少的优质黑土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占据着这样条件优秀的农业区,可不就是占据了最好的区域。

现在的印度,看着相当抽象,在很多方面都陷入自嗨的模式。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才是能够帮助他们的国家。这里有他们需要的各种技术,尤其在农业方面,中国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在未来,能够合作的前景也很大。

跟印度合作农业,在这里能将农业机械化发挥到最大,只要能好好合作,完全能把印度当成粮仓,多生产出养活现在人口多一倍的粮食,完全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