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战6天,家族和追随者狂捞1600亿!政策成提款机,普通民众却要承受物价飞涨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一场关税战,短短六天时间里,他的家族和核心圈子竟然从中狂捞了1600亿美元,其中特朗普家族自己就卷走了超过300亿。
而当美国普通家庭因为关税导致玩具涨价不得不节省开支时,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被爆出在4月3日一天内,通过做空美股就赚了57亿美元。 这种“从美国人民的痛苦中获利”的操作,彻底打破了公众对政治人物行为底线的想象。
特朗普将总统职权用到了极致,他摸索出三条清晰的路径,把国家权力变成了个人和家族的“提款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大的特点就是“朝令夕改”。 2025年4月2日,他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美股应声暴跌,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 然而,到了4月9日,他又突然宣布暂停此政策,导致美股火箭式反弹。
更令人咋舌的是政策的随意性。 他曾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要对华加征125%的关税,到了晚上白宫又澄清实际是145%。 后期很多调整甚至没有正式行政命令,仅凭口头或一条推文就完成。
这种人为制造的剧烈波动,成了内部人士的暴富密码。 在政策公布前,特朗普就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用全大写字母喊话:“这是买入的大好时机! ! ! ”而他持股53%的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股票代码正是他名字的缩写DJT。
这一喊,让他自家公司的股票当天暴涨,其个人财富瞬间增加4.15亿美元。 白宫助理甚至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炫耀特朗普的富豪朋友在市场波动中日赚25亿美元。
为此买单的是美国普通民众。 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的CEO警告,关税将导致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 特朗普本人也承认,美国家庭可能不得不购买更少、更昂贵的节日玩具。
如果说国内政策变现还披着一层外衣,那么特朗普的海外之行则几乎是公开的“权力换利益”。 他的专机所到之处,国事访问变成了特朗普集团的“全球项目签约会”。
2025年的亚洲之行堪称“收割之旅”。 在日本,他拿到了5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在韩国,这个数字是3500亿美元,合计近9000亿美元。 这些巨额承诺被广泛视为两国为换取美国关税减免而付出的代价。 访问期间,特朗普在日本横须贺美军基地登上航母,并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互动,其“亲密”画面引发关注。
中东地区更是特朗普家族的“财富高地”。 在访问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时,他与外国政府背景的企业签下大量合作协议。 卡塔尔国有房地产公司与其合作开发价值55亿美元的高尔夫度假村;沙特的房地产开发商则合作建造价值不菲的特朗普国际酒店及大厦,该项目甚至接受比特币支付。 这些交易直接突破了其上任初承诺的“不与外国政府直接合作”的底线。
特朗普家族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敛财网络,将政治影响力渗透到各个角落。
在加密货币领域,特朗普完成了从抨击者到最大推手的彻底转变。 他曾说加密货币是“骗局”,但为了竞选和利益,他转而发行NFT数字交易卡,4.5万件产品一天售罄,进账400万美元。 上任后,他更签署行政命令,允许价值9万亿美元的美国养老金进入加密货币市场,而他的儿子们则持有大量比特币矿场和加密货币公司的股份,政策利好直接转化为家族收益。
特权资源的商业化同样赤裸。 在华盛顿特区,一个名为“行政部门”的私人俱乐部,以50万美元的年费筛选会员,成为富商与政府高官接触的专属渠道。 海湖庄园和各特朗普高尔夫球场的会员费也因政治色彩而水涨船高。
更具争议的是,与特朗普相关的政治行动委员会资金,被指控用于支付其个人法律费用、填补家族企业资金缺口甚至报销私人开销,而美国现行法规对此缺乏有效约束。
特朗普的这套模式之所以能运转,深层原因在于美国政治体制与资本深度捆绑的土壤。 选举需要巨额资金,金钱政治本就是公开的秘密,而特朗普只不过是将过去的“潜规则”变成了毫不掩饰的“明规则”。
他甚至试图将白宫这一国家象征也进行商业化变现。 有报道称,白宫考虑为传统的复活节“滚彩蛋”活动招募企业赞助商,报价7.5万到20万美元,权益包括在白宫草坪展示Logo、与第一夫人共进早午餐等。 这种将国家仪式明码标价的行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惯例和伦理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