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青高速大扩容,垦利广饶终于等来了“八车道”
经常跑山东东营到青州这条线的司机,对东青高速的“堵”肯定印象深刻。这条2000年通车的高速,曾是东营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可双向四车道的老底子,早就跟不上如今的车流了。不过现在好了,总投资128亿的改扩建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今年年底就能全线通车,垦利、广饶的居民出门再也不用被堵在路上了 。
东青高速改扩建可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实打实的“脱胎换骨”。项目北起荣乌高速垦利北互通南边,一路向南经过垦利区、东营区、广饶县,最后到潍坊青州市的青银高速枢纽,全长近89公里,光东营段就有71.8公里长 。最核心的变化是把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扩成了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加到了42米,设计时速也从100公里提至120公里,以后跑起来又快又稳 。
对垦利和广饶来说,这简直是“量身定做”的交通升级。广饶段就占了整个项目的30%,足足26公里长,之前因为管线密集,光是迁改输油、电力、通信等管线就涉及30家单位、100多条线路,光这一项就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现在这些难题都解决了,广饶互通6月初已经具备启用条件,还特意新增了一处广饶东停车区,以后跑长途累了,随时能停下来歇脚,再也不用熬到下个服务区了 。
为啥非要花这么大力气升级?看看以前的路况就知道了。作为东营唯一的南北向高速,东青高速每天要承担大量车流,尤其是节假日,堵上一两个小时是常事,成了名副其实的“卡脖子”路段 。垦利的农户拉农产品去外地,广饶的工厂运轮胎、钢材,都得走这条路,一堵车不仅耽误事,运输成本也蹭蹭涨。有货车司机算过,以前从广饶到青州,遇上堵车单程就得花俩小时,油钱和时间成本都吃不消。
这次扩容后,通行能力直接翻了倍还多。改造前这条高速每天最多能过3万辆车,现在升级成八车道后,每天能容纳7万到10万辆小客车通行,货车的通行效率也能提升30%以上 。这意味着垦利的大米、黄河口大闸蟹能更快运到南方市场,广饶的工业产品也能更顺畅地发往全国各地,光是每年减少的拥堵损失就超过5亿元。
除了车道变宽,这条高速还藏着不少“智慧黑科技”。作为东营首条轻量型智慧高速,它装了全套的智慧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车流、路况,遇到事故还能快速调度处置。沿线的9处收费站也全部改造升级,其中7处迁改建、2处优化,以后上下高速不用再排长队。东营服务区也扩建了,从原来的6.5公顷扩到9.5公顷,能同时容纳更多车辆停靠,服务设施也更齐全 。
工程推进过程中,施工方还特意照顾了民生需求。为了不影响大家出行,从2023年开始就采用“半幅封闭施工、半幅通车”的方案,先建东半幅,2024年1月东半幅已经全线通车,现在主攻西半幅建设。像小清河特大桥、辛庄子枢纽立交这些关键节点,施工方都集中力量攻坚,辛庄子枢纽以北段还比计划提前三个月通车,刚好赶上了今年十一假期,帮不少市民省了出行时间 。
对整个区域来说,这条高速的意义远不止“不堵车”。它北接荣乌高速,南连青银高速和青临高速,相当于把胶东半岛和京津地区的交通线给理顺了,东营融入省会经济圈也更方便了 。沿线30多万居民直接受益,不管是去济南、青岛出差,还是周末出门旅游,路程都能缩短不少。有专家预测,这条高速通车后,能带动沿线县域GDP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对黄河三角洲的协同发展也是个大助力。
更让人期待的是,它还为后续的交通升级打了基础。目前荣乌高速跨黄河大桥的改扩建项目也在推进中,以后从垦利往北过黄河,同样能走八车道的高速,南北向的交通“瓶颈”将彻底被打破 。
从2021年12月开工到现在,三年时间里,施工队完成了723.6万立方米的土石方、3355.3千平方米的路面铺设,改建了11座互通立交、30多座桥梁,硬生生把一条老高速改成了现代化的八车道智慧公路 。现在西半幅路基已经完成88.9%,桥涵完成95.2%,就等着年底全线通车了。
对垦利、广饶的人来说,这128亿花得值。以后拉货不用再担心堵车误点,出门旅游不用再提前规划绕道路线,就连周边的物流、旅游产业也能跟着火起来。这条承载着沿线人期待的高速,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致富线”“幸福线”。
等到年底全线通车那天,你会不会第一时间去体验下这条八车道的新高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