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选帅别再迷信洋帅了,青岛西“铁帅”邵佳一或许才是解药
行了,都别装外宾了,国足选帅这事儿,最后大概率还得是“内部解决”。
消息刚从足协那漏出来的时候,说邵佳一要去竞聘国足主帅,我正喝着茶呢,差点一口喷在屏幕上。
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这帮人是不是又没招了,开始病急乱投医了?
邵佳一,那个留着小胡子,在场边一脸严肃的青岛西海岸主教练?
让他去碰国足那个“烫手山芋”,这不是把他往功德林里送吗?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咱先不提国足那档子破事,那玩意儿聊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咱们把显微镜对准邵佳一,看看他这两年在青岛到底捣鼓出了个啥名堂。
说实话,青岛西海岸这支队,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扔中超这大染缸里,就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赛季初,谁不觉得他们就是个“升降机”,体验一年就回去的主儿?
结果呢?
人家不仅提前保级,赛季末了还到处“行侠仗ભાઈ”,把争冠和保级的局势搅得天翻地覆。
尤其是在客场硬扛成都蓉城那场,真刀真枪,愣是没让对手占到半点便宜。
怪了!
按理说,一支没啥追求的球队,踢到这份上,球员早该琢磨着去哪儿度假了,怎么还跟打了鸡血似的?
这就得说回邵佳一了。
这家伙,有种魔力。
他不是那种在场边咆哮的激情派,也不是满嘴战术术语的学院派。
他更像个“老大哥”,有威严,但也讲义气。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给球员上强度,什么时候又该请大伙儿搓一顿。
所以你看青岛的更衣室,稳如老狗。
在中国足球这个大环境下,能把人心拢住,这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本事。
当然,光会“搞关系”可当不了国足主帅。
邵佳一身上最值钱的,是他那颗“德国芯”。
别看他现在天天跟国内这帮糙哥混在一起,人家可是正儿八经在德甲和德乙“留过学”的,而且一待就是九年。
那是什么概念?
那是足球世界的“黄埔军校”。
他每天接触的,就是世界上最严谨的战术纪律和最高强度的身体对抗。
这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是回国开几个会、看几本书就能学会的。
你去看青岛队的比赛,就能明显感觉到那股“德味儿”。
他们的整体移动,三条线的距离保持,简直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实用、高效、纪律严明。
这不就是咱们国足梦寐以求的东西吗?
再说了,这些年,咱们请的“洋教授”还少吗?
从西班牙的卡马乔,到法国的佩兰,再到意大利的里皮,哪个不是世界级的名头?
可结果呢?
就像请了个米其林大厨来教你做满汉全席,人家把菜谱都给你了,你连葱姜蒜都分不清,有啥用?
语言不通,文化不同,最后都是一拍两散,留下一堆烂摊子。
这时候,邵佳一这种“中西合璧”的教练,就显得格外珍贵。
他懂德国人那一套,也明白中国球员的小心思。
他知道怎么把先进的战术理念,翻译成咱们球员能听懂、能执行的“大白话”。
他现在才45岁,有精力,有想法,还没被这个圈子里的乌烟瘴气给磨平棱角。
当然,把国足这口“黑锅”甩给邵佳一一个人,也不公平。
中国足球的问题,是根上的问题,不是换个主教练就能解决的。
但至少,他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一个不再迷信“洋和尚”,而是立足本土,脚踏实地的可能性。
就让他试试吧。
咱们已经被骗了这么多次,也不差这一次。
万一,这次是个“惊喜”呢?
反正中国球迷的心脏,早就练出来了,啥场面没见过。
大不了,咱们就当看了场喜剧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