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福建舰刷上18号舷号的那一刻,我们这边很多人可能就是一句:哦,终于来了。但在大洋彼岸,一些美国媒体的反应就有点变味了:完了,怎么又来了?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在我们看来,刷个舷号,不就是航母入列前的常规操作嘛,跟领证差不多,就等办酒席了。可在他们眼里,这事儿的性质完全不同,好像意味着一个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阶段已经开始:中国海军已经完全不依赖外部技术,不靠模仿,自己捣鼓出了现代化的航母,而且马上就要进入实战部署了。

甚至有美媒已经在文章里替咱们规划未来了,说福建舰可能都还不是最让他们头疼的,真正让他们睡不着觉的,是那个还没影的004型航母。有鼻子有眼地预测,004型航不但在关键技术上可能超越美军现役航母,而且很可能在2027年左右就下水。这个速度,才是让他们心里发毛的根源。

福建舰那个18号,信息量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海军的舷号可不是随便刷的,那不是预告片,更不是什么象征性的动作。刷上了,就等于明确告诉外界:这艘船的所有海试和基础训练都搞定了,准备入列进编制了,马上就要转正成军。

回过头看福建舰的进度条,从2022年6月下水,到2025年10月底完成最后一次海试,前后也就三年多。对于一艘采用了全新电磁弹射系统的复杂航母来说,这个节奏可以说是相当紧凑,但又没有一丝仓促。要知道,美军的福特级航母,那套电磁弹射系统可是折腾了好多年,早期故障率高得离谱,跟个病秧子似的。而福建舰的海试频率和测试周期都说明,我们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玩明白了。

再看看一些细节。福建舰停靠的港口附近,那个标志性的红色观礼台都搭起来了。这不是什么布景,而是海军大型舰艇入列仪式的标配。当年的辽宁舰、山东舰,都是在这样的观礼台前完成授旗,正式加入战斗序列。这一切都在说,福建舰的毕业典礼,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福建舰的入列,将直接把中国海军推入三航母时代。这个对美军的战略冲击,要比单纯增加一艘新船大得多。以前,美军航母打击群在西太平洋那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如入无人之境。可现在呢?我们有三艘航母了,虽然不是个个都顶尖,但分工明确:

辽宁舰,主要负责带徒弟,培养舰载机飞行员,做各种战术试验。

山东舰,第一艘自己造的,虽然还是滑跃起飞,但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战斗力,长期在南海方向活动,是个可靠的区域支点。

而福建舰,这艘具备完整独立作战能力的电磁弹射航母,一旦服役,很可能成为东部或南部战区的机动核心,它的作战半径将轻松覆盖第一岛链以外的广阔海域。

这就形成了一个初步的体系:三艘航母可以进行实战部署、轮换使用和战术演练。更关键的是,这种海上拒止能力,意味着美军在第一岛链内的绝对海权特权时代,彻底结束了。美媒在报道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说白了,就是美军再也不能像过去几十年那样,在亚太地区横着走了。

但让美方一些人感到深层焦虑的,或许还不是眼前的福建舰。他们已经开始频繁讨论004型了。福建舰还没正式服役,就开始念叨下一艘,这说明他们心里清楚,福建舰可能只是个开始,后面的才是重头戏。

根据现在各方的信息拼凑,004型航母将一步到位,采用核动力,排水量可能达到11万吨级别,继续使用成熟的电磁弹射,但在舰载机数量、武器系统、雷达配置等方面将会有全面的提升。核动力对我们来说也并非从零开始,在核潜艇上我们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成熟应用经验,把这项技术移植到航母平台上,只是个时间和工程问题。

004型的意义,就不再是又多了一艘航母这么简单了。它将是中国第一艘集齐所有现代航母关键技术的完全体:核动力、电磁弹射、全直甲板、新一代舰载机……这将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部署型航母。

这时候再看美国海军,很多人会说,他们不是还有11艘航母吗?数量上遥遥领先。没错,但问题在于,美国的航母舰队面临着更新慢、问题多、维护贵的窘境。目前,美军主力是10艘尼米兹级和1艘福特级。尼米兹级最老的已经服役了快半个世纪,虽然不断升级,但平台设计的底子已经跟不上现代作战的需求。

而作为接班人的福特级,更是成了个吞金兽。电磁弹射器、升降机、拦阻装置等核心系统频出故障。根据美国国会的研究报告,福特号从开建到初步形成战斗力,花了整整13年,耗资超过130亿美元,严重超支。更糟糕的是,它的后续舰肯尼迪号、企业号的建造也因为预算、供应链和人力问题而进展缓慢。

所以,美媒说更糟的还在后面,可能他们自己也清楚,真正让他们感到不安的,不是中国的某艘新航母有多厉害,而是中国航母发展展现出的那种稳健、自主、且不间断的节奏。从辽宁舰到山东舰用了7年,从山东舰到福建舰只用了6年,而福建舰还没服役,004已经在船台上。如果按照他们的预测,004在2027年下水,那几乎意味着中国每隔4到5年就能推出一艘关键性的新航母。

这种节奏,已经不是在追赶了。

它更像是一种宣告:中国海军正在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自己的路。这条路的前方是什么,或许才是那些习惯了海上霸权的人们,最不愿去想的。那么,对于这种变化,是该焦虑,还是该学着适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