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现在正碰上梅雨季节,生活里出现了两大明显变化。每年这时候,整个南方都会迎来黄梅天,那闷热的感觉对生活的影响都差不多,住在上海的人体会特别深,不是本地人的话,这感受还真不好说。

今年梅雨季节和高考碰巧在同一天到来,先给所有考生送上祝福,愿你们顺顺利利,考上心仪的大学。

咱们言归正传,先聊聊两个变化,然后再说说为啥会这样。

一个很明显的新现象是,到了梅雨季节,上海的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打开空调。

你得知道,上海人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很少会开空调。他们宁愿多穿几件衣服,把自己裹得跟粽子似的,或者缩进被窝里暖和,就是不开空调。实在冻得不行了,也就买个暖手宝、暖脚器啥的应付一下,已经装好的空调就是不用。而那些从外地来上海的人,特别是北方人,有条件的肯定会装上暖气,没条件的也会赶紧把空调热风打开。难道是因为上海不冷,或者上海人不怕冷吗?都不是。上海的冬天其实挺冷的,虽然零下的时候不多,但那种冷是直往骨头里钻的,跟北方的冷还不一样。他们宁愿挨冻也不开空调,不是因为上海人抠门,而是有比冷更让他们担心的事儿。

上海人冬天再冷也不开空调取暖,可到了梅雨季节却会打开空调,难道是怕热吗?其实也不是,因为梅雨季节并不是上海最热的时候。等真正热到三四十度的高温天气时,不少上海家庭反而会选择把空调关掉。

第二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骑电动车的人变少了,开车上班的人变多了,这让路上的交通更加拥挤。到了梅雨季节,不少上海人会选择把平时停在车库里不怎么开的车开出来用,而把每天骑的电动车先放一边,不用一段时间。

这个理由挺直接的,平时骑电动车既方便又经济实惠,还能随便逛逛,所以就算有车也不开,专爱骑电动车。但一到梅雨季节就不行了,雨连绵不断地下一个月,骑电动车特别受影响,就算加上防雨布也不安全。要是雨下得大一些,那就更别提了,大多数上海人都会选择开车出行。

最后咱们聊聊为啥上海的家庭在天气最冷或最热时不开空调,反倒是在梅雨季节,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开空调呢。

天气最冷时开空调,上海人会感觉太干燥,身体不自在,喉咙又干又痛,还容易上火,热得让人睡不着。可要是躲进被窝里,空气就清新多了,呼吸也顺畅,整个人都精神了。所以呀,白天要是太冷,就到外面晒晒太阳散散步,白天的寒冷还能忍一忍,晚上盖上暖和的被子就刚合适,特别舒坦,根本不用开空调。

最热的天儿要是不开空调,其实也有它的道理。人嘛,一年里总得有这么一回热得满头大汗,浑身毛孔都张开透透气,这样身体才畅快,不容易生病。要是开了空调,屋里屋外温差太大,外面热得不行,一进屋冷气一冲,人就难受,抵抗力也下降,容易得病。

天气最冷的时候不开空调感觉很凉快,天气最热的时候不开空调感觉很舒畅。

梅雨季节那种感觉真不一样,就是特别闷,大多数上海人都忍受不了这种闷。闷再加上热,热得让人受不了,感觉气都喘不过来,就像要被憋死一样。

有的家里人有的怕冷有的怕热,但多数都觉得还好,所以就不开空调。不过,因为大多数人受不了闷热,所以还是会选择开空调。

很多老人习惯不开空调,而年轻人则是需要就开,两者在这方面完全不同了。

梅雨季节真的挺让人头疼,“雨巷”的那种美好啊,多半只能是诗人脑袋里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