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巴基斯坦和解!30 亿协议含铁路管道,石油换歼 - 35 绕开美元
伊朗总统突访伊斯兰堡,30亿美元协议落地
2025年8月2日,伊朗总统佩泽尼希扬抵达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开启为期两天的访问。
这是佩泽尼希扬2024年就任后首次访巴,双方将签署涵盖能源、交通和边境贸易的30亿美元合作协议。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此次合作旨在彻底改变两国经济纽带,并将加速推进搁置多年的跨境基建项目。
从死敌到盟友,十年对抗一朝反转
伊朗与巴基斯坦的边境线长达900公里,但长期因教派冲突(什叶派伊朗VS逊尼派巴基斯坦)、跨境武装袭击和印度因素深度对立。
2024年1月,两国曾因武装分子越境袭击互相空袭对方领土。
更关键的是,伊朗曾将靠近巴基斯坦的恰巴哈尔港租给印度开发,而巴基斯坦则与伊朗宿敌阿塞拜疆强化军事合作。
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伊朗-以色列冲突。当伊朗遭以色列导弹打击时,巴基斯坦议会通过决议力挺伊朗,谴责以色列侵略行径。
同期,印度公开支持以色列并警告巴基斯坦若介入将遭军事报复。
这一对比促使伊巴双方重新评估战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公开呼吁远亲不如近邻,巴基斯坦总理沙赫巴兹则回应共同利益高于历史分歧。
直通东亚大道核心,两条命脉工程
1.中巴伊铁路动脉
该铁路以中国喀什为起点,经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延伸至伊朗扎黑丹,最终连接德黑兰和里海港口。
项目建成后,中国货物经陆路抵达伊朗的时间从30天缩短至7天,运输成本降低40%。目前巴基斯坦境内路段已完成80%,伊朗段将于2026年动工。
铁路设计兼容客货两用,战时可直接运输重型装备。
2.伊巴天然气管道
这条被命名为和平管道的项目停滞逾十年,因美国制裁迟迟未建。管道全长700公里,连接伊朗南部气田与巴基斯坦讷瓦布沙阿市,可满足巴全国4500兆瓦发电的天然气需求。
2025年7月,中石油管道局确认承接巴境内段建设,工程采用人民币结算,预计2027年通气。
管道建成后,伊朗每年可向巴基斯坦输送1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军事三角链,石油换歼-35的闭环贸易
伊朗受制于美元结算制裁,无法直接采购中国先进武器,转而通过巴基斯坦建立易货链,伊朗以折扣价向巴基斯坦出口石油,巴方用石油转口中国换取歼-35战机和防空导弹,再将部分武器移交伊朗。
2025年,该模式已占伊朗对华石油出口量的30%,巴基斯坦借此获得40架歼-35订单,伊朗则接收了24架歼-10C战机及生产线技术。
交易全程避开美元体系。2025年三国本币结算占比达65%,剩余部分通过黄金和加密货币对冲。
尽管美国多次制裁参与企业,但三国通过瓜达尔港的影子船队(无国籍注册油轮)和边境陆运维持贸易。
地缘破局,共抗以色列与美国双压
伊朗与巴基斯坦走近的核心推力是共同应对以色列威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多次呼吁伊斯兰国家切断与以色列的政治经济联系,巴基斯坦虽未直接参战,但通过三方面策应伊朗,向加沙提供医疗援助、在联合国提案谴责以色列封锁、允许伊朗侦察机使用巴领空监视阿曼湾。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收缩也为合作创造条件。2024年9月,美军撤走部署在中东的罗斯福号航母,仅保留一艘航母执勤。
同期,伊朗与巴基斯坦加速边境部队联合演习,并在俾路支省建立共享情报中心,打击跨境恐怖组织正义军(该组织2024年9月袭击伊朗边防站致3名警察死亡)。
挑战仍存,教派冲突与外部干涉
尽管高层推动积极,但民间对立未消。2025年1月,巴基斯坦奎达市爆发什叶派清真寺恐袭,造成60人死亡,部分逊尼派武装指责伊朗渗透传教。
此外,印度加大拉拢伊朗力度,承诺投资恰巴哈尔港50亿美元,试图牵制伊巴合作。
美国则通过制裁施压关键节点。2025年7月,美国财政部将参与伊巴管道建设的6家中企列入黑名单,冻结其在美资产。
但中巴伊三方已启动反制机制,巴基斯坦央行向参与企业提供本币紧急贷款,伊朗承诺以折扣原油补偿额外成本。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