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话题:有三种人,会闷声发大财
一段时间里,“社保”的话题,被大家热议。
为了维护劳动者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该“解释”指出,不管是口头约定,还是书面协议,不给员工缴纳社保的行为,都是无效的。就算是打工人自愿不缴纳社保,也行不通了。
社保新规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人唱衰,有人看好,还有人在观望。
01
当前,很多小店铺的老板,都在喊,“活不下去”了。有人还编辑了一些段子,似乎在自我解嘲,似乎是诉苦。
在一个小饭店,员工问老板:“是不是九月份开始给我买养老保险。”
老板对员工说:“是啊。不过得提前告诉你,买养老保险的钱,从你的工资里扣。”
员工很慌乱:“我每个月就三千多,还扣一千块的话,我要怎么活啊。”是的,员工也要养家糊口,每月两千块是不够的。
老板很无奈:“你看,我自己也没有养老保险,我的店铺一个月也就几千的收入。我还能咋样?”
为了生存下去,老板决定辞退员工,把已经退休的老父母,请到店铺里来帮忙。
还有一些小店铺,小作坊,已经决定九月份就关门大吉。既然利润微薄,还面临各种违规,风险也大,那就不如收场了,保全已经有的利益。
当然,更多的店铺,准备就是小夫妻一起干,不请人。大不了就是店铺缩小一点点,收入适当少一点。很忙的时候,喊老人们帮一把。
说来说去,就是一大批小老板,在规避“社保新规的落地”。
他们看到的,是短期利益。并且他们还认为,自己的店铺,也干不了多久,随时可能倒闭,为什么要做长期打算呢?
在网上看到一段话,对原有不缴纳社保的店铺、小作坊进行了总结:“打工的都是三四千块钱的工资,没有社保。强制交社保,因为行业内卷严重,很多老板效益不行,交不起社保,只能从工资里扣。工资少了,工人又没法生存,进退两难,专家们可有良策?”
当“无奈”成为了一种心理导向,赚大钱几乎就不可能了。
02
有一位企业家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对于有长期打算的人来说,“社保新规”的落地,就是一个风口。
因此我们可以判定,在未来的几年里,有三种人,一定会闷声发大财
第一,规范用工的老板,规则成为企业的铠甲。
最近几年,有一家企业持续被关注和点赞。这家企业就是“胖东来”。
我们看最近的一条热门消息,说明该企业用心良苦。
据“极目新闻”等媒体,胖东来在招工的时候,有二十个岗位给有犯罪前科的人。
很多老板是拒绝犯罪人员的,就算人家改造得很好,也是拒绝的。毕竟这些人,有污点,被贴了标签。
可是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人就业的时候,会得到很多官方的支持。也体现了企业的善举。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样的古训,我们怎么可以忘记呢?
另外,我们得知胖东来把企业的收入,开销等适度公开,把一大半的利润分给员工。
企业员工的工资组成为:工资加奖励,其中工资项包含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岗位补助,奖励项包含文化、价值奖励,绩效奖励及其他奖励。工资也不低。
企业员工的社保,自然是妥妥地落实了。
在社会的看好下,员工的积极努力下,企业越做越好。大家有目共睹。
企业的成功和失败,符合“马太效应”——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一大批老板不守规则的时候,那个守规则的老板,被大家看好。
一批老板决定在规则执行的时候放弃,坚持下来的老板,就多了一些市场份额。比方说,一条街有两个做鞋的,关门了一家,另一家会多一些订单。
会发财的人,除了给员工养老保险,还会努力推行八小时工作、双休、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制度的规范,会让自己有一定的付出,也会成为致富路上的保护神。
第二,全家谋退休的打工人,赶上政策红利。
这两年,很多家庭都觉得收入下滑,房贷的压力巨大。但有一种家庭,仍旧轻松。那就是有几个退休老人的家庭。
一对小夫妻,双方的父母都退休了,日子实打实地轻松。
老父母帮忙带娃,也不要保姆费,还贴补小夫妻的日常生活费。
万一小夫妻失业了,不怕,老父母会顶住一段时间。
最幸福的是,以后老父母的养老,在金钱上根本不要小夫妻承担。顶多是小夫妻做出安排。
如果小夫妻不重视社保,那么他们老了,就无法延续家庭的福气了。反之,退休福气代代传。
只要有心,拿社保的企业,单位,还是很多的。可能工资少一点点,但是保障却强一点点。
第三,和员工共渡难关的人,团结就是力量。
有一种老板,确实面临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和员工坦诚交流。
大家一起想办法,困难会挺过去,以后会越来越好。
新的制度,带来的是阵痛,而利好却是长久的。
03
看过很多人,这样说:“是社保需要你的钱,而不是你需要社保。”
这些人,明显是还年轻,能够干得动,随时可以找到工作。
要是这批人六十多岁了,又会换一套说辞:“凭什么他们拿退休金?凭什么他们拿得比我多?”
做一个带着正能量的人吧,多从正面看社会变革,从长久看社会问题。
跟着苍蝇,你会找到厕所;跟着蜜蜂,你会找到花朵;跟着风口,你会找到春天。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