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之败Ⅲ(58):救不救新立屯
刚刚结束会议的卫立煌,便接到东北“剿总”副参谋长赵家骧送来的第49军26师师长张越群的求援电报,说解放军两到三个纵队围攻新立屯,情况十分危急,请求总部派出援军相救,否则危险十分。
卫立煌默默地看完,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他的两位副总司令郑洞国和梁华盛:“桂庭、文炎,你们认为当如何办?”
郑洞国沉思一会,说:“新立屯,交通要道,是陈总长决定要守的战略重要据点,不救,则沈阳到锦州间交通断绝,沈阳更加孤立。而要救新立屯,又非出动重兵不可,否则会被共军于救援途中歼灭之的,这样的仗,我们吃亏不少,吃亏不少。卫长官,要慎重啊。”
梁华盛笑了,说:“桂庭说得对,共军现在势头正盛,若我沈阳出兵相救,则非动用主力不可,否则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极在可能中了共军的围点打援之计。而若出动沈阳主力部队,埋伏于沈阳周边的共军,会不会打沈阳,已经不是一个问号了,而是肯定的。前些日子,借我们调防之短暂时机,他们的先头部队都打到铁西了,太可怕了。什么是战略据点啊,梁某认为,整个东北,沈阳才是最大之战略据点,有了沈阳,我们就有了整个东北。因此,我建议……”
众人一听,眼睁睁地看着副总司令梁华盛,要听他的见解,不料,梁华盛却说:“我建议,卫长官及诸位同僚还是要站在东北大局的高度,慎重考虑此事。”
众人如同吃了一只苍蝇一般,把目光又汇聚到卫立煌脸上,卫立煌刚刚出任东北“剿总”的总司令,虽然心中有想法,可也不会于此时全盘端出的,他更要借此机会,试探一下众多将领的态度,于是,尴尬地笑了笑,问主力部队第9兵团的司令官廖耀湘:“建楚,你的意见如何?”
廖耀湘正在为前些日子蒋介石、陈诚要追究他和新6军军长李涛的责任而愤怼着,于是回答说:“卫长官让我打,我就打,至于胜负,实在没有多大把握。”说完,又从布袋里掏出一纸电文来,递给了副参谋长赵家骧,说:“刘梓皋自法库县城发来的这封电报,我想总部也已经收到了吧,暂编第62师是和第26师同时被围的,如今,共军照样对法库发动着不间断的攻击,情况同样堪忧啊。上一次,总长兴三路大军北进,尚不能解法库之围,这一回,卫长官又要兴几路大军救援新立屯呢?”
廖耀湘说完,气呼呼地坐下了,卫立煌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看着刘安琪。众人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卫立煌的内心里已经知道,这个廖小个子已经不是远征军时期那个能征善战争的廖耀湘了,而是多了几分官僚气息,敢于和长官讨价还价,甚至是敢于顶撞长官了。
刘安琪尴尬地笑了笑,说:“报告卫长官,我们第71军只过来了两个师,第88师还在四平街整训之中,据第88师师长彭锷报告,共军一部正在监视四平街。四平街,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从政治上,都远比新立屯重要些吧。”
刘安琪没有直接回答卫立煌的问题,而是说起第88师和四平街的事儿来了。卫立煌的眼神又不置可否地看了周福成一眼,周福成大声回答说:“报告卫长官,我和第53军完全听命于东北‘剿总’,听命于卫总司令,坚守沈阳既设阵地,保证沈阳万无一失。”
最后,卫立煌的眼光落在了第49军代理军长郑庭笈身上,郑庭笈的双眼往桌面上看去,避免和卫立煌在眼神上的交流,他或许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对于第49军而言,他是个“外人”,而此时第49军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在去年解放军发动的秋季攻势中,二战杨家杖子,第79师、第105师被解放军全歼,重建之后,又在上个月解放军发动了冬季攻势中,重建的第79师于彰武再度遭受重创,如今,只剩下这个第26师了。“竹斋,你的意见呢?”卫立煌终于发话了,直接问起郑庭笈来。
郑庭笈无奈,只好回答说:“不救张越群,第26师危险;救张越群,援军危险。救新立屯,非出重兵不可,出重兵,沈阳危险。”
坐在郑庭笈身边的第52军即将卸任的军长覃异之笑了,说:“沈阳,离新立屯太远,最佳的救援部队是第6兵团,最佳的出击位置是阜新,或许共军在新立屯的东面,就没有部署足够的打援部队呢。”
对于覃异之带着调侃意味的“建议”,卫立煌同样不置可否,最后说了句:“大家都是老同事,还是好好想一想这事吧。” #俗人读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