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惹怒特朗普,加拿大关税反击失败?看透国际博弈的弱肉强食逻辑
人走背运,喝凉水都会塞牙——加拿大最近的遭遇简直是现代版的个“倒霉蛋”故事。不料,他们一则广告又让特朗普怒发冲冠,直接挥起大棒,终止与加拿大贸易谈判,画面不要太生猛。
事情的引爆点还得从那则广告说起。广告虽短,仅一分钟,却堪称一发精准狙击。一位美国普通人的生活画面拉开序幕,配着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讲话音频,还真有点旧时光的味道。但问题就出在这段讲话内容上里根这番语重心长地提醒,美国应该小心使用高关税政策,否则企业倒闭、市场萎缩、数百万美国人丢工作。听着确实很有道理,可对特朗普来说,这可不啻于当头一棒。加拿大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播放这样的广告,无疑是对他所有关税政策的一记嘲讽。
于是,我们的“怒气值满槽”的特朗普,瞬间开启“连环炮轰”模式。什么“虚假广告”、“试图非法影响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还有诸如“作弊被抓”这种咬牙切齿的指控轮番上阵,一连串的大写英文字母和感叹号,典型的特朗普风格。广告背后加拿大人的小心思也藏不住了,就像班级里那个胆大的同学,偷偷递条子向老师“投诉”隔壁组长。问题是,这条子内容可是一条核弹级别的对抗。
我们来划重点。这次广告的真正目的,是反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这条政策不仅在国内引发争议,还让加拿大饱受摧残。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则广告内容并非杜撰,而完全来自里根1987年的讲话,实际是一次压缩剪辑版。里根的原话清清楚楚,表现了他对自由和公平贸易的支持——但在特朗普的世界里,这就变成了“伪造”。不得不感慨一声,大哥,讲理不是这么个讲法。
面对怒火中烧的特朗普,加拿大怂了。安大略省的省长福特在广告刊登之初可是底气满满,宣称要“一换一”、“绝不示弱”。结果不到一周时间,大棒一挥,所有广告宣传活动被紧急叫停,总理卡尼甚至亲自打电话协调。果然是风声鹤唳,鸡毛都抬不起。
事情虽然笑料百出,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不少耐人寻味的政治逻辑。首先,历史真是个有趣的反射镜。三十多年前里根读出的忠告是用来保护美国产业的,现在却成了走向国际斗争的犀利武器。也不知道是说了通用的真理,还是时代变了,连一段过时讲话都能引发这么大的结局。
其次,特朗普的紧张心态其实也能理解。关税问题已经闹到了美国最高法院,如果裁决推翻了他的关税政策,那后果显然不堪设想。可惜,紧张情绪一到顶点,他的愤怒也变得大写加粗,无论是加拿大、广告、甚至绕回去的里根,统统成为填补控诉理由的素材。而一旦紧张到失控,本该脉络清晰的尔虞我诈,也变成了杂乱无章的甩锅游戏。
最后,且说可怜的加拿大。原本沉浸在一场勇敢对抗中的安大略省,这会儿也只能懂得权衡利弊,把响亮的话语丢到了垃圾桶。钱花了得不到你预期的回报,甚至连嘴上的硬气都维持不住,咱加拿大怕是要再咽下这口苦水了。特朗普用拳头说话,大有欺软怕硬的架势,再次印证了国际关系中的弱肉强食。
说到这里,不禁要问这场“广告门”背后的较量,真的就这么明显吗?日后,特朗普的关税理论是胜是败;加拿大的退让是对是错,谁说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强行开关两国关系的按钮,真能让美国如同他口中的“大写英文字母”一样强大吗?这种选择性施压,真能压得住风起云涌吗?
不问青红皂白的愤怒,打压小国的惩罚,是胸有成竹,还是心存忌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