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海军会派出一支由“老爷车”和“刚出院病号”组成的舰队,千里迢迢跑到我们家门口,试图上演一出肌肉秀?

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不对劲,就像一个公司要去谈一笔决定生死的生意,结果派了个快退休的老员工,带着一个刚动完大手术、还在恢复期的同事上阵,这操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可不是我瞎编排,咱们来看看这支“尴尬组合”的真实情况。打头阵的“尼米兹”号航母,舷号CVN-68,是美国海军里资格最老、年纪最大的现役航母。

它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服役,见证了冷战的终结,也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是一艘功勋卓著的“老爷车”。

但再厉害的英雄也架不住岁月这把杀猪刀,它已经接近设计寿命的终点,正步入退役倒计时。让这样一艘年近半百的老舰艇来执行高强度的前沿部署任务,本身就说明了美国海军在航母调度上的捉襟见肘。

再说说另一艘“乔治·华盛顿”号,它虽然年轻一些,但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这艘航母刚刚结束了一场长达六年的“住院大修”,也就是海军术语里的“换料综合大修”(RCOH)。

这场手术不仅耗费了天文数字般的资金,还严重超期,让它在船厂里待的时间比原计划长得多。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病人,虽然换了新零件,但身体机能是否恢复到最佳状态,还需要大量的康复训练和实战检验。所以,这支双航母编队,一个“老”,一个“病”,怎么看都不像是来打硬仗的架势。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海军的决策者们难道不清楚自己手里的牌吗?他们当然清楚。之所以要硬着头皮把这么个组合派出来,完全是因为背后有场不得不演的“面子工程”。镜头拉到咱们南边的南海。

最近菲律宾的表现异常活跃,在黄岩岛等问题上上蹿下跳,又是派飞机侦察,又是派船只冲撞,结果次次都碰了一鼻子灰,被我们依法依规地给收拾了。小弟在外面惹了事还吃了亏,当大哥的要是不出来撑撑场面,那以后这队伍还怎么带?

美国嘴上喊着要履行《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实际上就是怕自己的“朋友圈”人心散了。这些年,菲律宾之所以敢在南海问题上如此头铁,很大程度上就是仗着美国那句“我罩着你”的承诺。

要是这次菲律宾被怼了,美国却连个影子都看不到,那以后谁还愿意听它的话,给它当马前卒?所以,航母必须来,哪怕是“老弱病残”的组合,也得拉出来溜溜,演给整个亚太地区的盟友看:瞧,我大哥还是关心我的,我的话还是有分量的。

然而,这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刚搭好台子就显得底气不足。如今的西太平洋,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美国航母可以横行无忌的游乐场了。

我们可以把这片海域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高科技棋盘,当美国的航母编队一进入这个区域,它就不再是神秘的幽灵,而是一个被全程直播的棋子,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无数双眼睛之下。

这可不是夸张。我们的“高分”系列对地观测卫星,分辨率高到可以清晰识别海面上的航母轮廓,再配合天上的各种侦察卫星,构成了一张无形的“天网”。

更厉害的是我们的超视距雷达,探测范围能覆盖数千公里,意味着美国航母刚从港口出发,我们的雷达屏幕上可能就已经亮起了光点,它的航向、速度等信息被实时“共享”。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玩一个即时战略游戏,却发现对手开了全图挂,你的所有单位都暴露在对方的视野里,那种憋屈感可想而知。

光看得见还不够,还得打得着。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教授安德鲁·埃里克森等知名专家,曾多次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特别是“东风”系列的某些型号,已经对美国航母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实质性威胁。

这些被称为“航母杀手”的导弹,能够在大气层外高速飞行,末端还能机动变轨,精准打击数千公里外的移动目标。这就好比我们准备好了“快递”,随时可以“送货上门”,而且还是那种拒收无效的“霸王快递”。

除了这些远程杀手锏,我们还有贴身的“保安团队”。055型万吨大驱,被誉为“亚洲最强驱逐舰”,它携带的各种导弹琳琅满目,既能防空反导,也能对海攻击,就像一个全副武装的贴身保镖,时刻在航母附近“伴随监视”。

水下,还有我们神出鬼没的核潜艇,它们潜伏在深海,是真正的“沉默杀手”。在这样一张陆海空天一体的“天罗地网”面前,美国航母编队搞的那些战术演练,在我们眼里几乎就是透明的,毫无秘密可言。

面对美军这套“秀肌肉”的组合拳,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新时代的“战略定力”。你演你的,我干我的。你派航母来劳师远征,每天烧掉几百万美元的油钱和维护费,士兵们在海上漂得身心俱疲;我呢,则“以逸待劳”,按部就班地进行我的日常工作。

我们的山东舰航母编队,每个月都会去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这已经成了常态。我们的055大驱,常年在南海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就像社区里的片警在自己的辖区里巡逻一样,理所当然。

这种鲜明的对比,背后其实是中美两国心态的根本性转变。过去,我们可能会因为一艘美国航母的到来而感到紧张,担心被“卡脖子”。

但现在,我们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完整防御体系和作战节奏,我们不再被别人的行动牵着鼻子走。你来,我们欢迎参观,但想搞威慑?不好意思,我们忙着呢,没空陪你玩。这种自信和从容,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所以说,这两艘航母与其说是美国的军事威慑,不如说是它的一张“焦虑名片”。它暴露了美国想维持全球霸权,却又感到力不从心的尴尬与焦虑。

西太平洋的风浪,早就不是靠几艘生锈的铁船就能搅动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