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 “死” 于 2025?改名背后是阿里的生死突围战
最近走在街上,不少人发现熟悉的蓝色骑手服少了 —— 饿了么小哥换上了橙黑相间的新工装,没过几天更炸的消息传开:运营 18 年的饿了么 APP 内测版直接改成了 “淘宝闪购”。有人骂 “情怀被卖了”,有人问 “外卖软件要变购物 APP?” 但这根本不是换名字那么简单,是阿里在万亿即时零售战场的一场 “革命”。
这场革命的根子,是饿了么单干撑不下去了。过去提起饿了么,大家只想到 “点外卖”,非餐订单占比还不到两成,跟美团 “万物到家” 的差距越拉越大。更要命的是流量不够用,饿了么拉新成本是淘宝的 3 倍,而淘宝手里攥着 10 亿用户,这些人逛衣服、买家电时的即时需求,一直没被激活。
改名本质就是 “拆墙合并”。以前阿里内部像 “诸侯割据”:饿了么管外卖,淘鲜达管商超,淘宝小时达单独运营,商家得对接三波人。上海有便利店老板吐槽:“今天饿了么来谈补贴,明天淘鲜达来压价,头都大了”。现在淘宝闪购当 “门面”,负责把淘宝首页流量导进来;饿了么退到幕后做 “后勤底座”,管好 400 万骑手的配送网;菜鸟补供应链,让 iPhone、美妆这些商品 30 分钟能送到家。盒马店长最有感触:“以前签两份合同,现在一次对接就行,订单反而涨了 30%”。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变化很实在。以前点外卖要切 APP,现在逛淘宝顺手就能买瓶酱油、订杯奶茶,88VIP 会员还能领 4 张 5 元红包。上线半年,淘宝闪购的交易买家就冲到 3 亿,比之前翻了两倍。但也有人不适应,老用户马力说:“饿了么代表一种生活方式,淘宝闪购听着像个功能模块”,还有人下单后发现配送变慢,吐槽 “改了名连时效都丢了”。
商家这边则是喜忧参半。阿里甩出 500 亿补贴,佣金率降到 8%-10%,比美团低了近一半,奈雪的茶订单直接涨了 200%,库迪咖啡冲到类目第一。但也有中小商家犯愁:配送范围扩大了,利润被压缩,还有人遇上假 “服务商” 骗加盟费,唐山三个老板刚交了 9 万就踩坑。
这场革命真正的对手,是美团和京东。美团闪购已经覆盖 3000 个市县,京东用自营物流啃高端市场,阿里再不整合就真要出局了。现在淘宝闪购打差异化:你美团有本地商家,我有淘宝的千万级商品池,用 “远场电商 + 近场零售” 组合拳破局 —— 既能送奶茶,也能送 iPhone,这是美团没有的优势。
不过革命能不能成,还得填几个坑。业内人都知道,阿里的 “部门墙” 不好拆,淘宝、支付宝、饿了么的数据能不能互通,直接影响流量转化效率。下沉市场也是短板,目前闪购仓主要在一二线,三四线还只能送餐饮。更关键的是用户习惯,毕竟 “饿了么” 这四个字,已经刻在很多人脑子里了。
现在打开淘宝,首页一级入口就是 “淘宝闪购”,点进去既能抢生鲜,又能买数码,30 分钟送达的标签很醒目。饿了么的蓝色消失了,但它的骑手、商家、配送网全成了淘宝闪购的底气。这场革命不是品牌的陨落,是阿里在即时零售战场的 “换枪再战”—— 至于能不能打赢,最终还得看咱们用不用脚投票。
